欧美日韩国产vip一区,久久人妻精品人妻视频,草裙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婷婷在线播放看片

    <blockquote id="fb5t6"><legend id="fb5t6"></legend></blockquote>

  1. 中共開江縣委辦公室關于印發(fā)《開江縣依法治縣2017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來源:作者:
    中共開江縣委辦公室
    關于印發(fā)《開江縣依法治縣2017年工作要點》
    的通知
    開委辦發(fā)〔2017〕7號

    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縣委各部委室局、縣級各部門黨委(黨組):
     
      經縣委領導同意,現將《開江縣依法治縣2017年工作要點》印發(fā)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中共開江縣委辦公室
     
                                                                                                                      2017年3月  日
     

    開江縣依法治縣2017年工作要點
     
      2017年是“七五”普法的開局之年,也是開江縣全面進入“十三五”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繼續(xù)鞏固和發(fā)揮法治保障作用的關鍵之年。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省、市、縣委的安排部署,繼續(xù)深入實施《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和依法治市決定,按照《開江縣依法治縣實施意見》和《全面推進依法治縣若干問題的重要決定》的總體要求,緊扣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法治意識和法治習慣“三條主線”,統籌抓好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會法治、法治宣傳“五項重點工作”,壓緊壓實“關鍵少數”責任,推動依法治縣工作落地生根,為決戰(zhàn)決勝同步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麗新開江創(chuàng)造良好法治環(huán)境,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一、全面深入推進依法執(zhí)政
     
      (一)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規(guī)范化。探索縣委帶頭強化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的辦法措施,加快制定《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制度》。健全黨領導依法治理工作、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制度安排,充分發(fā)揮黨委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本級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出臺《中共開江縣委關于進一步支持和改進人大工作》、《中共開江縣委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健全黨委(黨組)書記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度,層層簽訂“依法治縣目標責任書”,將“關鍵少數”履職盡責情況納入年度述職、政績考核,并作為干部評先選優(yōu)、考察使用的重要依據,依法依規(guī)嚴格問責。構建黨政主導、高位推動、上下聯動、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五位一體”工作格局。(牽頭單位:縣委辦,責任單位:縣人大辦、縣政府辦、縣政協辦、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縣法院、縣檢察院,完成時限:2017年8月)
     
      (二)繼續(xù)加強黨內法治建設。進一步完善《黨內規(guī)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辦法》,明確黨內規(guī)范性文件制定、審查、備案等制度,將擬草、送簽、合法性審查等環(huán)節(jié),細分至各個責任單位,全面規(guī)范制定程序和規(guī)則。建立健全黨內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動態(tài)清理、實施效果評估制度。嚴格依法依規(guī)決策,落實黨政“法律顧問團”、公職律師制度并加強合法合規(guī)性審查,建立健全《關于進一步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實施意見》。深入推進黨務公開,制定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實施辦法。(牽頭單位:縣委辦,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司法局,完成時限:2017年6月)
     
      (三)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強化廉政風險防控,推動出臺工程項目、政府采購、土地出讓、國有產權轉讓等腐敗易發(fā)多發(fā)領域的制度建設。深入整治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依紀依法嚴懲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等問題,在土地征收和惠農政策落實中克扣群眾、貪污挪用、優(yōu)親厚友等問題,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中吃拿卡要、欺壓群眾等問題。深入開展紀律審查,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腐敗問題交織,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或尚有可能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全面貫徹“三個區(qū)分開來”要求, 探索用法治調動干部積極性、推動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辦法措施。(牽頭單位:縣紀委,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級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二、全面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加緊出臺《開江縣法治政府實施綱要2017-2020》。加快省、市、縣三級聯動審批體系建設,推進并聯審批、一站式審批、局長進大廳等制度的建立健全,建成全縣行政權力運行數據庫。制定完善和加強“三張清單”動態(tài)管理,特別是要加緊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強化對清單事項的跟蹤督辦、績效評估和逗硬獎懲。清理、廢除、核查、整改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guī)定和做法,破除部門保護、地區(qū)封鎖和行業(yè)壟斷。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huán)節(jié)價格,建立完善以市場定價為主、政府定價為輔的定價目錄。推進電子政務大廳與實體政務服務中心同步運行,加快辦事制度、服務方式、辦公場地和設施標準建設,繼續(xù)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牽頭單位:縣政府辦,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發(fā)改局、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縣政務中心、縣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ㄎ澹┩七M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依法公布現行有效文件目錄、文本并動態(tài)調整。逐步實行專家信息和論證意見公開,建立行政決策咨詢論證專家?guī)旌蛯I(yè)性、技術性決策長效機制。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后評估制度,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執(zhí)行情況和實施效果常態(tài)化評估。建立完善決策責任,制定完善《開江縣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全面落實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機制。(牽頭單位:縣政府辦,責任單位:縣法制辦,完成時限:2017年6月)
     
     ?。﹫猿謬栏褚?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制度,加強執(zhí)法流程嚴密、程序規(guī)范、裁決公正、行為文明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深入推進嚴格執(zhí)法,完善執(zhí)法程序,建立執(zhí)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推行行政執(zhí)法裁量權案例指導制度。深入推進規(guī)范執(zhí)法,規(guī)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zhí)法行為。深入推進公正執(zhí)法,嚴格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zhí)法人員的執(zhí)法責任并建立常態(tài)化責任追究機制。健全行政執(zhí)法人員資格管理、行政執(zhí)法職權核準公告等制度。深入推進文明執(zhí)法,探索出臺《關于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的意見》,推廣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獎勵等非強制性執(zhí)法手段。(牽頭單位:縣政府辦,責任單位:縣紀委(監(jiān)察局)、縣檢察院、縣法制辦、縣委編辦、縣級各執(zhí)法部門,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七)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建章立制和制度落實,構建依法確定、科學配置、制度約束、陽光行使、合力監(jiān)督、嚴懲濫用“六權治本”工作機制。破解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應訴難題,探索建立《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制度》,保障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執(zhí)行法院生效裁判,將其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年終述職的重要內容。繼續(xù)完善并落實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重大復雜案件交由行政復議委員會案審會審議制度。(牽頭單位:縣政府辦,責任單位:縣人大辦、縣法院、縣檢察院、縣法制辦,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三、全面深入推進公正司法
     
     ?。ò耍┥钊肫平鈱嶋H難題。破解生效判決執(zhí)行難題,構建黨委領導、聯席會議統籌協調、法院主體推進、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合力破解執(zhí)行難題的工作格局。破解“兩法銜接”難題,進一步建立完善“兩法銜接辦公室”,健全自動生成、實時監(jiān)控、全程記錄、跟蹤問責的“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和分部門、分系統案件移送程序、標準,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破解刑事庭審實質化改革難題,建立公檢法統一的數據化證據收集、固定、審查、運用機制。破解涉案財物規(guī)范化管理難題,制定實施物隨案走、“一網打盡”、有跡可循的管理制度。(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責任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九)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健全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落實常態(tài)化遴選、員額退出和司法輔助人員制度。完善司法責任制,建立依法履職保護、違法行權問責的法官檢察官懲戒制度。構建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體系,完善職務序列、申訴控告、保障救濟等制度和不實舉報澄清機制。落實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省級統一管理制度。深化公安改革,落實現代警務和執(zhí)法權力運行機制、公安機關管理體制及人民警察管理制度。全力推進律師制度改革,保障律師執(zhí)業(yè)權力,建立健全“便利律師參與訴訟機制”,加強律師執(zhí)業(yè)規(guī)范管理,進一步完善律師準入、退出基本標準和年度考核標準。(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責任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ㄊ├^續(xù)建設公正權威高效司法。深入推進繁簡分流,完善小額程序、速裁程序、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相配套的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開展宏觀司法監(jiān)管,健全類案指引、案件質量評估、司法業(yè)績考核、錯案責任倒查等制度機制。積極穩(wěn)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建立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標準一致、裁判公正、簡潔高效的庭審工作格局。試行認罪認罰從寬機制,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和保護合法權利制度。落實縣級法院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統籌推進工作程序優(yōu)化、內部機構改革和辦案組織建設。(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責任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四、全面深入推進社會依法治理
     
     ?。ㄊ唬┨剿骰鶎又卫眢w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路徑。堅持“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探索建立以群眾為主體、以民主和法治為保障的基層治理長效機制。探索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基層治理體系。全面提升規(guī)則治理、民主治理、風險治理、應急治理等現代治理能力。探索建立法治德治自治相融互動的基層治理體制。探索構建以制定實施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為載體的依法立約、以約治理、民主管理基層治理良序。(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委政法委、縣民政局、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ㄊ┣袑嵶ズ蒙鐣伟簿C合治理。深入開展反恐防暴、禁毒防艾、寄遞物流、公共交通、危爆物品等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強化反滲透、反顛覆、反恐怖、反邪教,堅守社會穩(wěn)定、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三條底線”,探索從根本上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wěn)定的辦法措施。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部門齊抓共管,加快建設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維護公共、網絡、經濟、社會安全,依法預防處置電信詐騙、網絡制爆、校園暴力、非法集資等不穩(wěn)定因素。推進特殊人群、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和群防群治,加快建設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大力推進執(zhí)行信息化建設,打造“網上執(zhí)行局”。建立集執(zhí)行管理、網絡查控、遠程指揮、執(zhí)行信訪等功能于一體的“網上執(zhí)行局”。縣法院2017年6月底前與各金融機構實現網絡查控系統對接,8月底前與房管、國土部門實現網絡查控系統對接,2017年起全面運行執(zhí)行案件點對點查控系統,著力破解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難題。(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責任單位:縣委防邪辦、縣法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縣安監(jiān)局、縣維穩(wěn)辦、縣網管中心,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ㄊ┣袑嵰?guī)范信訪秩序。加大信訪法制宣傳工作力度,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深化信訪工作改革,落實訴訪分離、分類受理信訪事項等制度,強化信訪工作責任,規(guī)范信訪接待和事項辦理。暢通信訪渠道,強化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包案處理信訪事項工作,打造“網、電、信、訪”四位一體信訪工作體系。不斷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聯動工作機制,構建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依法按政策就地解決合理訴求。對纏訪鬧訪、越級上訪、以訪牟利等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治理行動,對組織聚眾鬧事、實施極端鬧訪行為的依法懲處。(牽頭單位:縣委群工局,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法制辦,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十四)強化不良社會風氣治理。開展“不作為、亂作為、不會為、不善為”專項整治。加強基層干部教育管理,大力整治干部吃拿卡要、以權謀私等不正之風,嚴查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的腐敗問題。深入落實“陽光保障”監(jiān)管機制。整治低保、五保、醫(yī)保、新農合、醫(yī)療救助、公共租賃住房、困難學生資助等民生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監(jiān)管資金使用,嚴肅查處貪污、隱瞞、截留、坐支等違紀違規(guī)行為。大力整治學校亂收費、教師有償補課以及醫(yī)護人員“收受紅包”和“過度檢查、開大處方”。加大醫(yī)鬧現象打擊力度,合理引導患者依法表達訴求,和諧醫(yī)患關系。加大對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等現象的打擊力度,規(guī)范交通秩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民族崇德尚法等優(yōu)良傳統,引導群眾自覺利用法律捍衛(wèi)公平正義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推動社風民風轉變。(牽頭單位:縣紀委,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教科局、縣衛(wèi)計局、縣民政局、縣城管辦、縣交警大隊,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ㄊ澹┥罨青l(xiāng)環(huán)境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治臟治亂治塵治噪治水”工程,大力整治城市周邊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持續(xù)推進城鄉(xiāng)環(huán)境治理。完善城市功能設施設備,加強城市管理,整治規(guī)范城市市容市貌、農貿市場、交通秩序,改善居住環(huán)境、提升生活質量。加大沿河鄉(xiāng)鎮(zhèn)場鎮(zhèn)污水治理,因地制宜處理農村污水,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新機制建設,強化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牽頭單位:縣治理辦,責任單位: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縣環(huán)保局、縣城管辦、縣交警大隊、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ㄊ┤蜷_展省、市級法治示范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開展“9類3級124”示范創(chuàng)建工程,即9大示范創(chuàng)建行業(yè)要分別成功創(chuàng)建省級法治示范單位1個,市級法治示范單位2個,縣級法治示范單位4個。同時,在全縣范圍內創(chuàng)新開展文明守法景區(qū)、法治和諧示范小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圍繞創(chuàng)建“省級法治示范縣目標”,擇優(yōu)打造3-5個鄉(xiāng)鎮(zhèn),作為創(chuàng)建省級示范鄉(xiāng)鎮(zhèn)備選,選擇2-3個部門,作為創(chuàng)建省級學法用法機關備選,選擇2-3個村(社區(qū)),作為創(chuàng)建省級依法治村(社區(qū))備選。持續(xù)深入開展“法律七進”示范點創(chuàng)建活動,努力創(chuàng)建2至3個省級“法律七進”示范點和一批市級“法律七進”示范點,深入推進創(chuàng)建活動全覆蓋,探索建立以跟蹤問效、動態(tài)管理、全域覆蓋為重點的基層法治示范創(chuàng)建長效機制。(牽頭單位:縣依法治縣辦,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民政局、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ㄊ撸┤嫱七M“三人四級矛調機制”建設進程。各鄉(xiāng)鎮(zhèn)要嚴格按照《開江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關于在全縣推行“三人四級矛調機制”的通知》(開法組發(fā)〔2016〕2號)文件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并落實“三人四級矛調機制”;進一步規(guī)范完善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嚴格按照建議收集、代表評議、合法審查、代表表決、公布實施等程序,修訂完善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牽頭單位:縣依法治縣辦,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民政局、縣法制辦、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五、持續(xù)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十八)不斷強化法治文化建設。2017年3月底出臺《開江縣2017年法治宣傳教育方案》。實施“普法種子工程”,用活用實“法律明白人”載體,通過定期舉辦法律明白人培訓班,編輯法律明白人經典案例講解課本等手段,不斷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意識,督促其主動參與基層普法工作;本著“全面、寬廣、入心”的要求,迅速啟動全民學法守法明星活動,大力弘揚法治正能量;及時收集整理典型法治案例,加快“法治龍門陣”電視欄目制作進程。創(chuàng)新開展“訂單式”普法,扎實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和媒體公益普法制度,持續(xù)開展“法治春風進萬家”活動,著力擴大法治在“毓秀開江大講堂”的比重,推動法治文化引領法治建設,助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電視臺,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十九)持續(xù)深化法律學教。將“關鍵少數”學法納入黨委(黨組)中心組2017年度理論學習安排,至少開展1次法治專題集中學習,中心組成員每年底結合年終述職匯報1次學法用法守法情況;建立公務員學法考法制度,推動公務員學法和依法行政培訓;舉辦“依法治縣培訓班”,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進行法治專題輪訓,全面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百村”和“一村(社區(qū))一法律顧問”活動,大力培養(yǎng)農村“法律明白人”和社區(qū)普法骨干,健全便民法律服務聯系制度。把法治教育列入中小學校和職業(yè)中學教學計劃并組織實施,積極開展法治教育實踐活動。建立健全企事業(yè)單位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學法用法制度。在宗教場所普遍設立法制宣傳欄,定期對教職人員、信教群眾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牽頭單位:縣委辦,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縣委宣傳部、縣教科局、縣司法局,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ǘ┘訌姺ㄖ屋d體和陣地建設。圍繞“強勁傳播法治文化,讓法治春風吹遍達州山山水水”總目標,調動全縣文化文藝工作者的智慧,深入挖掘開江本地特色藝術形式,創(chuàng)作一部法治小說,拍攝一部法治電視劇,打造一場法治主題文藝晚會,制作一批高水平、高質量具有強烈震撼力、廣泛影響力的形式多樣的法治文藝作品,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結合實際,打造一批法治特色文化陣地,繼續(xù)打造和完善金馬山、牛山寺法治公園,清河、橄欖法治廣場,濱河法治長廊,橄欖大道、峨城大道、新安大道法治街區(qū),金山寺法治景區(qū)等法治陣地,同時各鄉(xiāng)鎮(zhèn)應結合實際,至少重點打造1個以上法治陣地,突出法治元素,展現法治風采。(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文聯、縣文廣新局、縣電視臺、縣旅游局、縣城管辦,縣治理辦、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六、全面深入推進法治工作落地落實
     
     ?。ǘ唬┥钊肼鋵嵎ㄖ呜熑巍I罨?ldquo;1+5+5”工作機制,調整充實依法治縣領導小組正副組長及成員,切實增強依法治縣辦工作力量,科學完善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傳、社會治理五個工作推進小組,大力推進縣委依法治縣五個督查組機構人員、后勤、運轉等機制建設,確保依法治縣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狠抓“關鍵少數”履職盡責,構建黨委(黨組)書記帶頭抓、副書記親自抓、依法治理辦公室主任具體抓的工作格局。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堅持重視法治素養(yǎng)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和法治機關領導班子建設,定期聽取有關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將法治建設納入地區(qū)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政府主要負責人加強對本地區(qū)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制定工作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及時研究解決依法行政有關重大問題,為推進法治建設提供保障、創(chuàng)造條件。落實人大、政協民主監(jiān)督主體責任和執(zhí)法司法部門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主體責任,明確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主體責任。抓實打牢基層基礎,明確基層依法治理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如何評、怎么用并狠抓落實,各鄉(xiāng)鎮(zhèn)要加強換屆后基層法治工作隊伍建設,至少應明確從事法治工作專兼職人員2人以上,著力開展換屆后依法治理專題培訓,深入推進我縣依法治縣工作落地生根。(牽頭單位:縣委辦,責任單位:縣人大辦、縣政府辦、縣政協辦、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ǘ┤嫣嵘ㄖ嗡仞B(yǎng)。上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將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情況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作為考察使用干部、推進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據,全面推行法治建設成效考評機制和法治檔案制度。黨委主要負責人將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全面推行年度述法制度。黨委和紀委對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嚴格問責,全面推行法治問責制度。(牽頭單位:縣委辦,責任單位: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級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
    主辦:中共開江縣委  開江縣人民政府   承辦:開江縣委宣傳部 開江縣互聯網信息管理中心 技術支持:英凱迪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傳真:0818-8222254 新聞QQ:372815112
    申明:轉載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2015 開江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登載服務許可證:川新備15-140013      備案號:蜀ICP備16027395號     

    川公網安備 511723020000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