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明奇
(排序不分先后)
譚順統(tǒng)詩兩首
中秋情思
闊別交親久戍西,雁橫朔漠塞云低。
饒知微信堪傳話,欲訴幽懷總走題。
壯士休為兒女態(tài),丈夫應(yīng)是海河堤。
邊陲千里何辭遠,果若良駒自奮蹄。
中秋獨酌
獨坐庭前酒一觴,蟾光如水瀉清涼。
西山梧葉蕭蕭落,南浦船燈朵朵黃。
每嘆長亭空有月,可曾大漠再擒狼?
依稀墻角蟲聲斷,扶醉詩成八九行。
廖燦英中秋(組詩)
中秋垂釣
彎彎湖畔柳如懸,淡月清風(fēng)時撫肩。
兩耳不聞塵俗事,一心只在濮流間。
拋竿盡去煩和累,養(yǎng)目難分我與仙。
借問釣翁何所獲?且看鉤上小詩箋。
中秋筆會
湖繞農(nóng)家樂,高亭攬月輪。
筆頭花萬樹,腕下力千鈞。
書畫三生路,緣交四海賓。
乾坤增秀色,水墨吐氤氳。
中秋晨觀
劍舞公孫氏,星流張草顛。
犀牛望素月,劉海戲金蟾。
秋色五線譜,晨光三里丹。
清河今日路,金鼓動云天。
中秋晚唱
柳岸清風(fēng)過,鶯穿織女梭。
溪流入銀漢,弦軫顫金波。
白日金風(fēng)動,秋宵麗影多。
彩虹鋪歲月,把酒醉新歌。
中秋夜
月下逍遙郊踏青,奈何忘帶酒同行。
忽聞一句好兄弟,轉(zhuǎn)眼醇香早迸瓶。
中秋品茗紫英
未行奇?zhèn)b路,卻聽劍仙名。
西嶺霞中采,東坡月下耕。
舀來云漢水,烹出女兒情。
脈脈一揮袖,恬然伴紫英。
中秋盤歌
長嶺搭臺明月歌,盛唐氣象又紅火。
錚錚文筆上云頭,筑夢八鄉(xiāng)還有我。
譚建川詩兩首
中秋暢飲
一蝶臘香腸,半壺老白干。
任憑秋蟬噪,兩翁暢飲歡。
中秋逢友
中秋舉杯品佳酒,身強力壯天下走。
爾聞知君尚滿天,且珍且行惜好友。
我以一杯酒邀月賞中秋(外二首)
文/胡有琪
我以一杯酒敲響掛在窗臺上的月光
看思念慢慢潤喉下腸
有塵封的往事復(fù)活上場清唱
殘荷的掌聲拍出一地的白霜
心瞬間熱秋瞬間涼
我嘆李白的月亮輕狂
我笑蘇軾的月亮流淌一條大江
唯我不勝酒一杯酒還要細品慢酌
嘗出中秋圓月遮不住的桂香
捎來娘的叮囑在杯中叮當(dāng)
我起身臨窗摘下一枚中秋貼在額上
卻忘了
此時的桂花香不止痛
我憂娘
今夜您是否還穿一件薄薄的衣裳
獨飲一枚月亮
把一枚月亮泡進茶中
我獨飲一杯遠方
近處誰炒熱了一片蟬聲
七嘴八舌思鄉(xiāng)
風(fēng)聞風(fēng)而動匆匆趕來拍賣一片月光
桂花立即哭了
說不清她是高興還是憂傷
娘又打來電話問我添沒添衣裳
而我郵寄的問候還在路上
慢騰騰地像一匹老馬
我唯一欣慰的是娘沒有問我的愛情寄沒寄回
她知道
兒的愛情也還在路上
月亮圓的時候
最忌諱一個人被別人反復(fù)詢問
她的模樣
獨飲一枚月亮
此時此刻總是有一首詩悄悄為我上香
月光下的中秋
每臨此時我都要打開塵封的靈魂
請出桂花
上香
我不飲過去的故事
只是自顧自地朗讀一枚月光
眼睛便慢慢亮了
愛情歸不歸來已不重要
關(guān)鍵是一杯酒還在邀月問天
而月光下行走的一滴露
還在求索敲醒蛙聲
我看遠山不遠就在我的手中匍匐著
一些樹木的暗疾被月光剔骨
越來越瘦
我的中秋不肯隨俗它還在以一枚月餅為暗器
點穴黑夜的黑練功
中秋對話
文/楊云
家在開江那邊,月兒圓,親人在這兒
燕子巖村頭梧桐樹旁,媽媽正在淘菜
飛舞的秋蟬旋轉(zhuǎn)鳴笛,好像以前那樣為孩子們做飯
南方城市流光溢彩,那些精美月餅傾訴異鄉(xiāng)故事
在橋頭等人的父親吸吸旱煙,甩掉那桿拐杖陪伴的泥土
幕年的鬢發(fā)抽出鄉(xiāng)愁味道,找不到心醉的思念
在路上燈火輝煌,從北至南,從東至西的塞成S行裝待近
喝口從明月湖捎帶的純凈水
路遠山高,情比水深,甜添心的滋味
眼睛依然望家鄉(xiāng)方向拉攏距離
院子里花曬枯了,根在泥中又有新芽上爬
小貓,黑狗狂歡的打鬧
天黑了,月亮之上嫦娥在微笑
在門前那條彎曲的河邊,獅子迎接主人們歸家
回到甘棠玉河橋
那張八仙桌上擺起糍粑、肥鍋肉、魚兒塞滿
激動地舉起杯,齊聲望滾動的高粱酒,一起碰,走起喝
門外的月兒圓,亮了,此時我們坐在一堆的爸媽,開始在燈籠下對話往事
作者小傳:楊云,四川省開江縣甘棠。自由作家,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燃燒文學(xué)》主編,現(xiàn)為《中國旅游質(zhì)量萬里行》雜志社編輯、記者。
吃一口月餅品一抹鄉(xiāng)愁
文/彭功智
又是一年中秋時,皓月當(dāng)空,又是一年餅香季,香飄萬里。9月5日下午,縣城“解封”后,便第一時間前往超市選購月餅時,一家店里響起了那熟悉的《望鄉(xiāng)》: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渺渺炊煙飄來的是鄉(xiāng)愁……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臉龐,欲知故鄉(xiāng)親人是否安康,捧一盞鄉(xiāng)酒陪伴著你喲!無論我身在他鄉(xiāng)與遠方……讓我奔騰的思緒立刻又回到那些年雖有些許清苦卻快樂無限的中秋時光。
我出生在物質(zhì)還較為匱乏的上世紀(jì)80年代一個小村莊。那時家里條件艱苦,平日里舍不得吃穿,但每到中秋,慈愛的老爸總是風(fēng)雨無阻地騎著自行車在崎嶇的村道上顛簸個把小時來到鎮(zhèn)上為全家選購節(jié)日的“大禮”——一個個用油紙包裝的自來紅、自來白小月餅,月餅里有果仁和冰糖,還夾雜著青絲和紅絲。咬上一口,清脆香甜,好似嘴巴里進了蜜一般,回味無窮。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擺開桌子,圍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大口吃著香甜月餅,盡情聞著悠遠桂香,愜意看著渾圓明月,興奮講著中秋趣事,有說有笑,也滿是家的歡樂、全是濃烈的幸福,就似京劇里唱得一般:“吃一塊月餅就算過節(jié)”。包含在月餅里的純真味道伴我渡過了那個艱苦的年代。
在我上學(xué)那會,家里的條件仍沒有根本性好轉(zhuǎn),然而每秋的時候,還是要過出個中秋的樣子來。每到中秋我放假返家的時候,爸爸媽媽總帶著我一起來到縣里的商店,選購一些新上市的月餅,那時的月餅早已不像兒時那樣單調(diào),有了蓮蓉、伍仁、木瓜蓉、蓮蕓等各種口味,口味雖然已有不同,但承載的濃濃親情卻不曾改變。全家人仍舊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月餅。年長的爺爺照例仍舊第一個吃,過慣了苦日子的爺爺,吃的很是仔細,把外包裝褪去后,中規(guī)中矩地用雙手將月餅捧起,一大口下去,細嚼慢咽,仔細感受這月餅的滋味,偶有掉下來的一點月餅?zāi)灿么植诘碾p手接住,慢慢放在嘴里吞下,之后還要長久地吮吸一下手指,不肯浪費一絲一毫;而調(diào)皮的弟弟,則時不時出洋相,狼吞虎咽經(jīng)常吃得滿臉都是月餅?zāi)?,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那時一家人一起吃月餅,賞明月,將一個又一個中秋過的喜氣、舒心、開懷。印刻在月餅里的濃濃親情伴著我畢業(yè)然后去外地參加工作。
畢業(yè)之后,由于疫情原因,已有兩個中秋沒有回故鄉(xiāng)了,暗淡了圍在桌前共吃月餅的畫面,遠去了同去院外共賞明月的詩意,思鄉(xiāng)之愁卻越發(fā)厚重篤定,卻也只能無數(shù)次在明月夜站在窗前仰望天空,念著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來思念故鄉(xiāng),想念家人的音容笑貌。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今年的中秋又快到了,我要站在窗前,看著明月,小口吃著酥軟的月餅,細品那一抹厚厚的鄉(xiāng)愁。
作者:陳興斌